• <cite id="ueces"><b id="ueces"></b></cite>
  • <video id="ueces"><input id="ueces"></input></video>

    <video id="ueces"></video>
        <progress id="ueces"></progress>
        <b id="ueces"><button id="ueces"><strong id="ueces"></strong></button></b>

      1. <u id="ueces"></u>

       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,您可以選擇訪問: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

        保山搜索

       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熱點聚焦

        河圖 荷途 和途

        2020-06-23 09:18 李洋

        一日下班,坐反了公交,日漸偏西,車朝東駛去。師傅熟練地穿街走巷,車上的人們大多是在城里打工返家的,有的在談論著工地上的事情,有的在說著自己的家長里短,他們都是這列車上的熟客,只有我,是誤入這里的過客。我悄聲對身邊的老者說:“阿爺,我坐錯公交了,這是到了哪里?”老者答到:“前面就是河圖了。”過了一會兒,又說:“到了我這般年紀就覺得,人這一生沒有走錯的路、做錯的車,只有錯過的風景。”老者姓楊,是老河圖人。一路前行,楊老如數家珍,因與他的相遇,我的“誤入河圖”之路,變成了一場不期而遇的旅行。

        農業園游道_副本.jpg

        農業園游道

        穿過青石的“瑞河圖祥”牌坊,走過河村大橋,踏上河村街,便踏入了保山市隆陽區河圖這顆璀璨明珠所散發的光輝之中。楊老告訴我:“跨過了如今橫跨東河的河村橋,卻不等于跨過了東河,東河對于河圖而言太過波瀾壯闊,那里流淌的是所有河圖人的一生。”

        東河可以說是保山隆陽壩區人民的母親河,發源于王家箐山梁北麓,通過位于其上游的北廟水庫調蓄后,流入保山壩,過金雞、板橋、河圖,經西邑丙麻出境,中段流經昌寧枯柯河,下斷流經施甸縣孟波羅河。在歷史中的東河如同所有的大河一樣桀驁不馴,所以河兩岸的壩區村莊們也是多年備受其害,但是東河及其支流也如同一把雙刃劍,給保山壩帶來了水患也帶來了肥沃的原野和無數的名勝傳奇——漁村晚釣、飛崖臥海、天心月夜……

        2017.3.6 河圖電影院老街 (23)_副本.jpg

        河圖電影院老街

        河圖可以說是東河的孩子,河圖的故事都有東河溫潤的波浪聲。據楊老回憶,當年,河圖所管轄的范圍極廣,從東山到西山,河村范圍的東河之上有天心橋飛閣流丹、重檐疊翠,中間5米車馬同行,兩廊寬4米,可擺攤售貨,橋兩頭設置專門區域供往來行人遮風避雨,讓無家可歸的人暫??;天心橋西端南側,有古寺順龍,寺臨街,大門之上鐵鏈拴著公用的梆和升,用于買賣米糧時核實斤兩,不允許商家缺斤少兩。更早一些的時候,河村無集市,住民生活不便,為留住往來行腳商人,河村人自發購買其商品,家中并不急需時也會向其購買,以求其定期到訪,方便大家生活。

        如今河村集市仍在,天心橋卻已隨時光流逝,消失在了歲月里。逢每周四、七,人們不約而同集會在河村街趕集。當日正好周四,下午6點,人群基本已經散去,楊老卻能逐一指出哪一個方位賣的壇罐碗盞,哪一個位置賣的水果蔬菜。散場的鄉街子上,清潔工人在默默地清除一地頹唐,公交車繼續緩緩向前,途中有人上車也有人下車,我像是乘坐在一只擺渡在東河上的小船里,任由楊老帶著我走進河圖的深處。

        月荷公園 (2)_副本.jpg

        月荷公園

        楊老說,河圖其實應該寫作荷途。在河圖的任何一個村子,種荷是謀生的手段亦是農人與農田的浪漫,半分水田,一處池塘,栽上了荷,意味著春的勤奮,夏的忙碌,秋的收獲,冬的醞釀,盛時看接天蓮葉無窮碧,敗時尚留得枯荷聽雨聲。過去的河圖,曾是壩區蓮藕的高產區,所產蓮藕遠銷省內外,蓮藕加工的副產品也是極富盛名。如今,伴隨著保山中心城市建設的推進,河圖的荷塘更顯多姿。從金竹林至河上村,月荷公園的百畝荷塘正在盛放,從6月至10月的超長花期,從村莊綿延向城市的超寬視野,讓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多了一份與世人的親近,讓人能切身感受農業的附加價值;從月荷公園至農業園游道,北面的大片玫瑰園爭相盛放,似要以花的形式在季節輪換之中燃盡生命的意義。我癡癡地看著窗外的的美景,聽楊老說著這條風景線上每個季節不同的顏色,初春時節櫻花如緋云壓頭、夏至梔子次第盛開怡情、秋時有銀杏飄飛相伴、東日彩菊鋪地延綿幾里,突然理解了初與楊老交談時他說的那句“沒有上錯的車,只有錯過的風景”,若非我這次背道而馳,我或許永遠無法參與這場關于河圖的盛宴。

        犁耙會_副本.jpg

        哀牢犁耙會

        在河圖,有兩場盛會,一定都不能錯過,一場關于花事,一場關于農事。賞花可走四季,與農卻只在一朝。正月十五的大官廟犁耙會由來已久,犁耙會是莊稼人自己的集日,過去買賣的多以農具為主,買主、賣主全是農民,是一場物品交流大會亦是一場技藝的切磋大會。犁耙會始于何時,雖無法考證,但大官廟卻有些來頭,這是供奉古哀牢大官的廟堂,犁耙會則是其廟會的傳統主題。楊老說,趕集人往往不在乎這場大會的背景如何,所以他們將集趕成了歷史和文化,這是耕讀傳家思想里最本質的東西,即使到了如今,在河圖一年一度的哀牢犁耙會里,依舊可以看見農業、農村、農民、農魂。趕會的人們會帶著竹編的籮筐、木制的鋤把、鐵做的犁耙從四面八方趕來,像信徒一般虔誠。從哀牢山腳到山半腰的哀牢寺山門外,路兩側擺滿的農具、農貨代替莊稼人的雙手,匍匐在這篇他們熱愛的土地上,親吻大地和泥土。白日里,除了商品與貨物的交流,兩個相同的手藝人還會進行“競技”與“交流”,誰的犁頭鑄得更好,誰的籮筐編得更快,誰的松辮編得更緊都可以成為相互切磋的由頭。入夜之后,犁耙會上依舊燈火輝煌,沿路亮起的燈火,與天上的星星連成一片,入夜的犁耙會從山上的街市變成了天上的街市,莊稼人是這次盛會最忠實的信徒,他們以自己的勤勞、樸實,為新一年的豐收祈福。

        2017.3.1 大官廟玉泉 (4)_副本.jpg

        大官廟玉泉

        聽罷關于哀牢犁耙會的故事,公交車停在了終點站——大官廟社區,等待20分鐘后沿路返回。楊老也下了車,拄著拐杖坐在路邊,一副要等車子繼續發動的樣子。原來他早已不再居住在河圖,每周坐上這趟車,沿著河圖轉一圈,再回城里的居所,是他的保留節目。在河圖還有無數像他一樣的人,因為征地拆遷或是發展需要離開了自己的故土,卻無法割斷自己與河圖的聯系。楊老有個朋友,是個老兵,在河圖街子上有一家理發店,每周街子天都要回河圖開門營業,還有無數已經搬離了河圖的老人,都會以修剪頭發為由,從這個城市的各個角落轉乘不同班次的公交回到河圖來,一如既往地聊天、歡笑。

        我對楊老說,其實河圖也可以寫作“和途”,從他口中,我聽到的是河圖人內心的平和、和諧。楊老哈哈笑著說:“確實如此。”只是,河圖的“和”卻并非與生俱來,而是民族文化劇烈碰撞、融合所誕生的,河圖這片土地上幾乎每個社區都會有幾座寺廟,這些寺廟最初并非是為了傳播宗教文化,而是進行祭祀,向傳說中的人神及自然之神祈求庇護,后來本土的哀牢文化(少數民族文化)與外來的漢文化交流、融合,最后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“和途”文化,一種既提倡敬重原始的自然之力,又要遵循人文之道的和諧文化。

        哀牢寺_副本.jpg

        哀牢寺

        明代張志淳《南園續錄》記載:“每正月十六日蒲僰會祭(大官、小官廟),其題神位,大官則曰‘大定戎方天下靈帝’,小官則曰‘大圣信直列物靈帝’,傳世隆,世隆追封其十世之祖曰大定戎方,蓋指創有南方之祖也;曰大圣利物,蓋指其安輯哀牢之祖也,皆本細奴邏以上而廟祀于衰牢山下,以示不忘本始之意耳……"。如今,大官廟已不見蹤影,所在之地演化成了居民的住地,即公交車??啃蓓拇蠊購R社區。大官廟社區位于東山腳下,社區范圍內環境優美,傳說里的哀牢王御花園玉泉仍在,泉水依舊自分冷暖,比目雙魚尚存,山腳哀牢寺與山腰哀牢寺遙相呼應,默默注視著保山壩的變遷。每年一度的哀牢犁耙會歷經千年,仍舊在這里如期開展,在哀牢文化與漢文化的碰撞交織中,這場盛會由神權、王權的祭祀最終回歸到人權的本位上來。

        東林勝景牌匾_副本.jpg

        東林勝景牌匾

        而小官廟,位于如今的化美社區?;郎鐓^曾名畫眉村,因畫眉翩飛得名。小官廟位于村東,如今除了大殿塑像依舊留存些許哀牢痕跡外,更讓人矚目的,是那塊傳說中“御筆親提”的牌匾。傳聞當年小官廟剛建成不久,建文皇帝途徑小官廟,進寺游覽,不舍離去,于寺中寒宿一宿,第二天依舊興趣盎然,離去之前想為寺提字,不想找遍整個畫眉村都無可用之筆,于寺門口折蘆桿為筆提匾“東林勝境”。畫眉村以此匾為榮,亦因無法為皇帝提供可用之筆為恥,開始興學重教,后經數年,村內人才輩出。

        順龍寺_副本.jpg

        順龍寺

        早前,已經過的河村街上的古寺順龍,傳說曾為哀牢先民祭祀神龍之地,以求祈求風調雨順,后于明代建成寺廟,是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在保山壩區交織最緊密的點之一,可以說是漢族移民文化的凝聚點,如今還留存著正殿、中殿。古寺山門臨街為穿斗式木結構建筑,中間下層為順龍寺山門過道,屋頂重檐飛翹懸掛鈴,正脊兩端飾以飛龍重脊禽獸花飾。山門一側曾有戲臺樓,頂棚中央為八角藻井太極圖,四周為六十九塊描述二十四孝的畫板組成,有外地人聽聞畫板之精美不遠千里前來求購,遭到拒絕后心生歹意,擬于夜間竊之,當夜戲臺樓自起大火,畫板盡毀,歹人未能如愿。楊老表示,這雖然有神話傳說的成分在其中,但也足以表現出了河圖人對于為人處世的態度,行竊是其中的大忌,行竊之人最終不可能得到自己所向之物,為人處世切記和諧,不可貪圖、不可強求。

        安養寺_副本.jpg

        安養寺

        在河圖諸多寺廟中,楊老說他最喜的是名為“安養”的寺廟,位于河上村社區,傳聞那里曾供奉哀牢王二女兒桂姍公主。桂姍公主好善樂施,擅長治病救人,尤其擅長治療不孕不育,是遠近聞名的送子神醫,村民不敢直呼其名便稱其為老太太。老太太仙逝后,村民以椿木為其塑身,檀香木為像塑手,立寺供奉。如今,寺的規模已不復從前,塑像也不見蹤影,但入寺仍能嗅到空氣中有悠悠木香,或來自于桂姍公主的香魂,或來源于信奉真、善、美的人們。寺中清凈怡人,寺外炊煙裊裊,入寺與出寺只是一毫之隔,入世與出世只在眨眼之間,像所有河圖人的人生一樣,或許終其一生都只是庸庸碌碌,心中卻永遠都有歸屬的地方,歸于一墑農田,開出荷花萬朵,歸于一捧河水,唱響屬于自己的祥和之歌。

        哀牢日出_副本.jpg

        哀牢日出

        返回住所之后,我細細回味著這場偶然的旅行,依舊覺得唇齒留香,隨手通過手機查閱“河圖”二字,卻發現大多網頁都在誤以為我想搜索“清明上河圖”或歌手河圖,心中暗自竊喜,仿佛自己獨享了一個秘密花園。直接搜索“隆陽河圖”之后才算搜到了“真河圖”,從官方的報道中,又增添了我對這次“和途”之旅的認識。

        自2017年2月18日正式掛牌由“鎮”變“街道”至今,搭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快車,以保山中心城市建設為契機,河圖街道10個社區大力發展鄉村建設,金竹林、上魏家、上小屯、上田壩、大官廟、官屯6個美麗鄉村試點建設如火如荼,承載著河圖的過去,探索著耕讀傳家與城市街道更好的融合……“荷途”在這里不曾被束之高閣,“和途”于這里依舊后有來者。

        過河圖,仿佛所有人都不是過客。行于此間,有荷于身前相伴,有“和”自人心傳來……

        參考文獻:

        [1] 河圖鎮志  中共河圖鎮委員會 河圖鎮人民政府編

        [2] 哀牢文化遺存在于移民文化的歷史博弈中消失  魏國彬

        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錢秀英

        返回首頁
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返回頂部
        97人妻公开人碰免费视频,黄色影片AV大片在线观看,久久国产无码三区,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二区
      2. <cite id="ueces"><b id="ueces"></b></cite>
      3. <video id="ueces"><input id="ueces"></input></video>

        <video id="ueces"></video>
            <progress id="ueces"></progress>
            <b id="ueces"><button id="ueces"><strong id="ueces"></strong></button></b>

          1. <u id="ueces"></u>